9个地球气候系统已达临界点全球气候或发生“很突然的变化”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度冲击着人类社会。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洪涝肆虐城市乡村,洪水漫灌、农田被淹、家园尽毁;干旱高温炙烤大地,河流断流、土地龟裂、粮食减产;台风飓风裹挟狂风暴雨登陆沿海,基础设施损毁;山火在干燥森林中疯狂蔓延,吞噬万物、释放浓烟,将天空染成末日般的橙红色。这些极端天气不仅带来巨额经济损失,更导致无数人失去生命与家园,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今年4月23日,“2025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大会”在学术界与公众对气候变化高度关注的氛围中正式开幕。这场由“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秘书中心(中国)、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等单位承办的大会,聚焦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动态与应对策略。
在大会开幕式上,世界气象组织主席阿卜杜拉·艾哈迈德·阿尔曼杜斯对中国气象系统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中国通过地面站和气象卫星网络在强化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多灾种预警系统和国家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会员国落实世界气象组织决议和倡议提供了典范。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担当,也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持。
而大会的特邀报告环节,更是将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推向高潮。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兴华卓越讲席教授陈德亮在题为《复杂的地球系统:韧性和临界》的报告中,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告:“全球气候变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超过临界点时会产生很突然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不可逆的。”这一观点,为近年来不断加剧的气候危机敲响了更为紧迫的警钟。
陈德亮介绍,地球系统作为科学定义的“复杂系统”,其发展不仅涉及地球科学、地质学、地理学等自然学科对地球本身的研究,更应高度关注人类系统引发的全球变化问题。其中,气候研究堪称复杂地球系统研究的典范。面对气候怀疑论者“全球气候变暖是个谎言”的论调,陈德亮以科学依据予以有力回击。他指出,复杂系统存在临界动力学问题,系统在临界点附近会呈现鲜明的非线性特征,即突然变化。地球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超过临界点时,这种突然且不可逆的变化将不可避免。
科学界经严谨讨论,已将气候临界点写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目前,主流科学界一致认为,随着全球温度持续升高,地球气候系统正不断逼近临界点。令人忧心的是,地球气候系统已知的15个气候临界点中,已有9个处于或者接近临界点状态,包括亚马孙雨林、北极海冰、大西洋环流、北方森林、澳大利亚珊瑚礁、格陵兰岛冰原、永久冻土、西南极冰原和东南极冰原等。
这些气候临界点的突破,将引发一系列灾难性后果。亚马孙雨林作为“地球之肺”,若突破临界点,其生态平衡将被打破,大量树木死亡,碳汇功能减弱,反而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北极海冰消融将改变海洋环流和极地生态系统,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城市和岛屿;大西洋环流减弱或停滞,可能引发欧洲和北美地区气温骤降,形成新的气候异常模式;永久冻土解冻会释放大量甲烷等温室气体,形成气候变化的恶性循环;南北极冰原加速融化,将使海平面大幅上升,众多沿海城市将被淹没,数亿人面临流离失所的困境。
若气候持续恶化,电影《后天》中描绘的“全球气候在几天内急转直下”的恐怖场景或许不再只是科幻想象。极端天气将更加频繁和猛烈,风暴、洪水、干旱、热浪等灾害可能同时肆虐全球不同地区,粮食生产将遭受毁灭性打击,水资源短缺加剧,疾病传播范围扩大,人类社会将陷入混乱与危机之中。
政策制定层面:各国应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核心,制定严格的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与研发,推动能源结构从化石能源向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转型。完善气候政策法规体系,强化对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监管,引导企业绿色发展。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和落实全球气候治理协议,明确各国责任与义务,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力。
技术创新领域: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例如,发展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将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获并安全封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气象预测和灾害预警技术,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为人们争取宝贵的应对时间;推动绿色建筑和智能交通技术创新,降低建筑和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公众意识提升:加强气候变化科普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普及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公众对气候危机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公众减少能源消耗,践行低碳出行,如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推广绿色消费理念,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支持环保产品和服务。只有全社会形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与行动,才能汇聚起强大的力量。
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如植树造林、湿地恢复、海洋生态保护等,提升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碳汇功能。
地球气候系统已处于危险边缘,9个气候临界点的警钟长鸣。人类必须深刻认识到气候变化的严峻性,摒弃短视与侥幸心理,以坚定的决心、切实的行动和全球的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重大挑战,避免《后天》的灾难场景在现实中上演,守护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
消息来源:环球时报4月25日报道《气候变化有“临界点”,警惕《后天》成真》
海水倒灌、暴雨增多、高温频发等均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碳中和及生态文明急需完善现有化石能源工业利用方式。 工业革命以来,将地层中的化石能源(煤、石油及天然气等)开采出来,燃烧利用生成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对地球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化石能源不仅是一类能源,而且还是一类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物质,因此,我们提出了将化石能源的能量和元素同时高效利用而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科技工业路线,可以形成化石能源固碳利用的能源工业和材料工业路线,综合经济效益更好! 这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经济可行的根本途径。
如果不是场边那几块印着“贵州村超”的展板仍然矗立,人们或许很难相信:眼前这片布满淤泥的废墟,竟是那座承载过亿万球迷目光与热情的,村超主赛场。本周二,被誉为“村超”胜地的贵州榕江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洪灾。当天早8时,仅10分钟时间,这座标志性的足球场就完全被淹没。
据环球时报引述美联社消息,当地时间6月22日下午,执行对伊朗核设施打击任务的美军B-2轰炸机群返航美国密苏里州的基地。有报道称,用于袭击伊朗的美军B-2隐形轰炸机配备了厕所、微波炉,通常还配备有一个零食冷藏箱。
本年度的北约峰会定于当地时间6月24日至25日在荷兰海牙举行,而通过美国总统特朗普设定的最新军费标准,即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被认为是本次会议的首要任务。
辽宁舰航母编队执行远海任务遭外军双航母夹击 歼-15挂弹起飞,死死咬住外军机,从高度8000米一直缠斗至2000米成功驱离(央视新闻)#热点新闻事件 #热点追踪 #辽宁舰 #歼15舰载机
狗子突然对着岩缝疯狂吼叫,跟进去一看…这波流量我赚定了!#深山奇遇 #户外探险 #奇遇记#野外生存
伊朗和巴基斯坦防长参观052D,印度防长为何没跟着去? #抖音热评 #052d驱逐舰
冲刺开业,已在招商!王思聪选择退出,此前官宣总投资37亿元,还和市委书记面谈!何猷君接盘,他将王思聪视作榜样
王思聪出让旗下北京寰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寰聚商业”),接盘者是已故著名企业家、“澳门赌王”何鸿燊之子何猷君。6月20日,寰聚产品发布会在山东泰安举行。何猷君以寰聚商业及星竞威武集团董事长身份参加活动。
近期,海口的卫先生遭遇惊魂一幕:手机突然收到一段不雅视频,主角竟是自己。最近,卫先生突然收到陌生号码发来的一条短信,内容是一段文字和仅有2秒的“不雅视频”,其中男主角的脸赫然是自己的模样。
别以为都是夸张,当下的中东乱局,我们不得不说,就在10天时间里,曾经能人辈出的伊朗,至少被美南宫官方网站国骗了三次。
近日,滨海新区新城镇还迁安置房项目迎来重大节点——12-57、12-58和12-59地块还迁安置房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这标志着新城镇又一民生工程进入攻坚阶段,700多户、2000余名居民的美好生活新篇章即将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开启。
周边的风景K47次列车从天津出发,途经静海、杨柳青、沧州等地,最终抵达青县。沿途风景别具一格。天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海河、意式风情区、五大道等著名景点。列车驶出市区后,静海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河流纵横、阡陌交错,夏秋时节更有金黄的麦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