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极端特大暴雨河南却严重干旱气候系统出了啥问题?
这两天,北京、河北等地的暴雨牵动着很多人的心。自7月24日起,北京平谷与河北兴隆接连遭遇两轮猛烈强降雨,尤其是兴隆国家气象站的两场降雨均接近特大暴雨标准,强度和持续性罕见。7月28日凌晨,滦河水位猛涨,“2025年海河流域1号洪水”发布,这是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大江大河首次出现编 号洪水,我国主汛期强降水也线日傍晚开始,京津冀地区局地降雨强度超过每小时60毫米,部分站点还伴随大风、雷电,短时风力达到8级以上,北京市因灾死亡30人。气象部门对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以及整个京津冀区域发布了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的多重预警。
而紧挨着京津冀地区,南边的河南却正经历一场“焦灼”的干旱考验。从近30天全国降水分布图可以看出,整个淮河流域是目前全国最严重的干旱区域之一。其中,豫东、皖北一带的降水极度稀少,降水量甚至和干旱已久的南疆盆地不相上下。以河南商丘虞城县为例,截至7月28日,今年累计降水量仅为171.5毫米,远远低于历年同期平均值,极端干旱已影响到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及地下水补给。
那相隔南宫28圈官网不远,为啥水火两重天?这天气到底怎么了?气候系统出了啥问题?专家们分析,这是因为大气环流在阶段性演变中出现了显著偏态分布。
一般来说,在这个季节,华南的台风雨会随着季风北上带动水汽进入中原一带。但今年7月以来,副热带高压整体位置偏北,其控制范围从长江流域一路北推,甚至一度进入华北南宫28圈官网地区,使得本该位于江淮一带的主雨带也随之北抬,这直接造成了黄河以北,尤其是副高边缘的河北、北京等地成为水汽汇聚和对流爆发的“温床”。而中间地带的河南、安徽等省就“卡”在水汽通道之外,降水变得十分稀少。
其次,台风的活跃度也是影响了雨带的分布,进入7月以来,多个生成的台风路径普遍偏东,大量水汽被提前消耗在浙江、福建甚至东海、台湾等海域,剩余的水汽被副高带向北方主雨带,也间接削弱了中原地区的降水来源。
还有一个因素是,今年的华北、内蒙古中部气温高得离谱,北方干热气团的逐步扩张,也在推动雨带进一步北移。
这种局地极端差异的气象格局虽属阶段性,但反映出目前全球气候背景下区域性极端事件频率确有上升趋势。这不仅加大了气象预测难度,也对防汛抗旱提出了更高要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