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南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信中国品牌力量

北方为何连续强降雨?大气环流和地形是“推手”

  

北方为何连续强降雨?大气环流和地形是“推手”(图1)

  近期,我国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北方地区遭遇连续强降雨。以北京市为例,从7月23日8时至7月29日11时,平均降水量已达210.4毫米,累计持续147小时。本次降水过程中,密云连续出现极端强对流天气,为历史罕见,破坏性极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进入汛期以来,雨季进程总体偏早。华北雨季7月5日开始,较常年偏早13天,为1961年以来最早。

  7月23日8时至28日6时,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辽宁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至大暴雨。其中,北京北部、河北西北部和中西部等地局地出现特大暴雨。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3天,华北中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东等地部分地区有较强降雨,伴有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指出,本轮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与大气环流演变紧密相关。近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且位置偏北,其边缘的暖湿气流向华北地区输送大量水汽,为强降水提供了南宫28充足的水汽条件。同时,副热带高气压边缘地区大气不稳定性强,导致降水对流性特征突出,局部地区雨强大、持续时间长,进而使局地累计降水量具有极端性。

  此外,阴山、太行山和燕山地形对降水有明显的增幅效应,山前地区因降水增幅效应出现较强降水,局地降水量达到了特大暴雨量级。

  值得注意的是,第8号台风“竹节草”虽主要影响华东地区,但与北方暴雨也存在间接联系。陈涛介绍,台风活动会改变大气环流格局,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进而影响暖湿气流向北方地区的输送,对北方暴雨的强度和分布产生影响。

  记者从北京市气象局获悉,这场降雨“持久战”有四大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自7月23日以来,本次过程已持续7天。二是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山区,尤其是北部山区。三是降水分布不均、山区短时雨强大。统计数据显示,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怀柔东峪,为95.3毫米,属于特别极端的情况。四是极端性强,属于极端强对流天气。7月26日午后到夜间,密云、怀柔、延庆3个区都有站点小时降水量超过80毫米、3小时降水量超过180毫米;28日凌晨,密云再次有站点3小时降水量超过180毫米。

  北京市气象局表示,极端强对流天气的精准预报目前依然是世界性难题,还需继续加强预报预警能力的持续建设。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今年入南宫28汛以来,雨季进程总体偏早,降水分布“点强面弱、前少后多”。局地强降水频发,全国共有153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当月极值。

  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呈现“前少后多”。3月下半月至4月上旬,全国平均降水量11.8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少;4月中旬到5月,长江以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转为偏多,广西中南部经历“旱涝急转”;7月以来多雨区北抬,华北地区及内蒙古等地降水偏多明显。

  陈涛提示,近期强降水与之前降水叠加,部分地区累积效应明显,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提高,救援人员和公众需关注未来强降雨预报预警情况,提前组织人员撤离。同时,降雨导致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具有滞后性,公众务必加强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