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南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信中国品牌力量

今年汛期安徽气候趋势预测如何?安徽省气象局解答

  6月9日,大皖新闻记者从2025年安徽省防汛抗旱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预计今年主汛期(6-8月)安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阶段性旱涝明显。

  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程文杰介绍,预计今年安徽省汛期气候状况偏差。今年以来(截至6月8日),安徽省平均气温13.6℃,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全省平均降水量395.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4%。3月下旬至5月上旬受温高雨少影响,气象干旱发生发展。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的共同影响下,全省气象干旱得到有效缓解。

  5月起安徽省强对流天气增多,特别是8、9日出现较大范围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6月7日安徽省入梅,较常年提前8天,为2021年以来最早;7-8日累计雨量淮河以南普遍超过50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休宁桃林199.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7个站超过70毫米,芜湖79.8毫米(7日08时)打破芜湖国家站历史纪录。根据最新预报,13日前安徽省江南仍处于主雨带附近,仍有持续降雨,预计14日后将再迎来新一轮强降水过程。

  预计今年主汛期(6-8月)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阶段性旱涝明显,沿淮淮北、沿江江南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江淮之间大部、沿江西部降水量偏少。全省平均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偏多。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发生高温伏旱的可能性大。淮河以南7月上旬后期出梅,出梅时间偏早,江淮之间梅雨量偏少,沿江江南接近常年。预计有2个台风影响安徽省。

  程文杰表示,基于上述预测分析,要重点关注暴雨灾害风险和高温干旱风险。需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建议加强暴雨洪涝风险隐患排查。需注意高温热浪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建议提前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准备工作,科学合理开展用水调度。此外,当前安徽省已进入强降雨、强对流多发季节,需及时关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积极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据悉,为做好今年汛期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安徽省气象局重点做了聚焦提升精密监测能力、精准预报能力、精细服务能力三方面工作。

  加密全省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平均间距至5.0公里左右。新建9部天气雷达,增强安徽省山区、重点流域的灾害监测能力。开展“涉山涉水”气象灾害高风险区气象监测站网建设。

  加强人工智能气象大模型在气象预报预测中的应用,优化暴雨、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算法,开展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提前量。

  强化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递进式服务,针对高影响天气和气象灾害发生演进,开展精细化预报预警,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联动。联合应急管理部门提升预警信息向指定区域的快速发布能力和“叫应”自动化水平。

  程文杰南宫28表示,安徽省气象局将加强会商研判,及时滚动更新预报预测意见。持续强化部门联动,加强预警信息发布,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6月1日,安徽省水利厅、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预计,2025年4月20日20时至4月21日20时,安庆市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池州市东至县可能发生山洪灾害(Ⅳ级,蓝色预警)。其他地区也可能因局地短历时强降水引发山洪灾害。

  4月21日,安徽省水利厅、安徽省气象局和安徽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6月1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

  2024年,安徽省气象部门一共发布各类气象预警近1.4万条,预警短信覆盖2000万人次。

  四姑娘山二峰发生滑坠事故 当地:经全力搜救,发现被困人员时其已无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