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南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信中国品牌力量

泸水:以“三个坚持”打好防汛“主动仗”连续三年实现自然灾害“零伤亡”

  

泸水:以“三个坚持”打好防汛“主动仗”连续三年实现自然灾害“零伤亡”(图1)

  原标题:泸水:以“三个坚持”打好防汛“主动仗”连续三年实现自然灾害“零伤亡”

  泸水市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牢固树立“防重于抢,有备无患”的思想,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工作机制,打好防汛“主动仗”。2023年至2025年连续三年,鲁掌镇“807”、大练地街道“612”、称杆乡“531”和鲁掌镇“601”四起成功转移避险案例被全国、全省通报表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把“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作为防汛减灾的“指挥棒”,实现了气象预报预警与基层响应的无缝衔接,打好防汛工作的“提前量”。

  一是压实“责任链”。及时调整充实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行业监管”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层层压实防汛责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防汛抗旱工作格局,筑牢防汛工作“铜墙铁壁”。

  二是完善“制度链”。制定《关于优化完善“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工作方案》《泸水市“1262”防汛视频会商调度工作方案》《泸水市气象局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叫应”流程和标准》等制度,构建横向到市委、市政府、27个职能部门,纵向到乡镇(街道)村组202名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的预报预警体系。

  三是建好“南宫股份有限公司队伍链”。坚持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响应人能到达”为原则,整合党员干部、驻村干部、村组干部、灾害信息员和地灾监测员等力量,组建一支1769人的第一应急响应人队伍,实现全市村组100%覆盖,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响应到位。

  一是宣传引导,筑牢“思想防线”。依托电视、广播、新媒体、入户宣传等方式,不断增强群众防汛意识,全面筑牢全民防汛的思想防线。三年来,累计发布防汛相关图文信息及视频2000余个,应急广播滚动播放超10000次,开展宣传活动10余场次,发放防汛宣传资料60000多份,围裙、纸杯、雨伞等宣传品80000余份,累计受众人数超50万人次。

  二是培训演练,筑牢“群力防线”。组织第一应急响应人能力提升培训,全覆盖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和群众转移避险演练,全面提高逃生避险技能和灾害应对能力,构筑群防群治防线人次,编制演练预案(方案)67个,开展演练597场次95000余人次。

  三是排查整治,筑牢“安全防线”。坚持“关口前移、防治结合”,重点聚焦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加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三年来,累计排查各类风险隐患103处,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式整改,整改完成率达100%,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年应急演练画面)

  织密全链条预警响应闭环体系,有效打通了预警“最后一公里”,牢牢守住了生命防线。一是多渠道预警,确保“发得出”。打造电子政务网、微信、短信、应急广播等多渠道预警发布体系,第一时间预报预警,形成“线上+线下”全覆盖的预警信息传播网络,切实打通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三年来,累计发布地质灾害、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97期,天气预报、周报2011期,暴雨、大风、雷电、高温等预警信号342期,发送短信服务覆盖53.9万余人次。

  二是全链条响应,确保“收得到”。构建以12小时、6小时、2小时为关键节点的分级预警响应体系,气象部门依托智能预警平台,以电话、邮件、微信等多渠道“叫醒”“叫应”各乡镇(街道)和市防指重要成员单位;应急部门基于精细化预报,“叫醒”“叫应”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市防指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叫醒”“叫应”所属行业领域;市防指指挥长统筹市、乡、村、组四级联动响应,确保防范措施精准落地。通过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应急响应闭环体系,实现预警信息从市级到村组,从行业到点位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三年来,全市叫醒叫应20000余次。三是精准化转移,确保“撤得出”。始终践行“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防灾理念,市、乡、村、组四级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动“1262”精细化预报和响应联动机制落实落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三年来,累计启南宫股份有限公司动紧急避险响应200余次,成功转移避险1005户3790人,实现自然灾害“零伤亡”

  ·【学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 云南在行动】外引内培助企业安心健康发展 访迪庆州委书记罗朝峰

  ·“一带一路”昆明国际贸易服务站正式启动 设立10个国际服务站点拓展全球贸易网络